恭贺2025高校双创教育大会圆满收官

3月29日- 30日,2025第三届高校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大会在安徽池州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 “创新驱动教育变革,创业引领未来发展” 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以及高校代表,共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向。
本次大会在池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中国创业教育工作者网络(EECN)、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源书苑主办,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承办,北京嘉鸿永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池州市驻京联络处、北京池州企业商会等单位共同协办,各方携手,助力这场教育盛会圆满收官。
北京池州企业商会高度重视此次盛会,会长戴泽平,轮值会长、副会长蒋平庆,副会长及教育行业专委会主任曹智勇,副会长吴志浩等商会代表全程参与,积极开展各项研讨交流活动。

3月29日上午,池州市副市长胡军保发表重要欢迎词。他表示,池州这座兼具人文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城市,十分荣幸迎来各位教育领域的精英。胡军保强调,池州市政府始终将教育创新作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对此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大会能够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二是,期待与会专家共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全新范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呼吁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建立长效合作平台,持续推动池州教育生态优化升级,助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教育高地。
胡军保副市长指出,池州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支持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期望本次大会成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标杆性平台,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跨越式突破提供“池州经验”。
随后一系列高水准的主题分享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与实践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专家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分享中强调,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高校需打破学科界限,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当天下午的“课程秀(创新驱动)”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广西师范大学的蒙志明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杨春晖分别围绕“从课堂走出来的创新”分享了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广西师范大学开展的实践项目,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借助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有效举措,为高校强化实践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智慧树同步课堂网李冬在“智慧教育融入创新课堂”分享中,介绍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智能教学工具等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的应用,这些技术打破时空限制,给学生带来便捷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多元教学手段。

3月30日上午,山东大学本科院副院长申树欣就“新文科中的创新实践”发表见解。她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融合,革新传统课程设置,融入新技术元素,并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科人才。

30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的郝亮教授以“设计驱动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主题进行分享,提出设计是连接科技与市场的关键思维方式。他通过多个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以设计挖掘创新点以及实现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强调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跨学科能力,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池州企业商会教育行业专委会作为大会的重要支持方,聚焦"教育+产业"跨界融合,凭借北京嘉鸿永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能力,构建了"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网络,推动池州十大新兴产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落地。高效整合产学研资源,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对接平台,覆盖会前筹备、会中服务、会后落地全流程,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彰显了池州籍企业家心系家乡教育发展的赤子情怀,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大会内容丰富、议程紧凑,通过一系列深入的主题分享与交流互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指导。池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嘉鸿永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池州企业商会教育行业专委会的协同发力,不仅彰显了学术引领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也为池州打造长三角教育创新高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式。未来,各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资源联动,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成果高效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动能,为池州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注入持久活力。
编辑:宋茹月
校对:赵子萱
终审:汪雪琴